在第5次教評會,陳榮洪甚至指示羅姓助理重新製作第4次會議的選票,遭與會人員拒絕投票。
」 新聞來源 脫北潮再起4 / 脫北者朴寶映:北韓年輕人盼投奔資本主義不再挨餓【專訪】(中央社) 延伸閱讀 脫北潮再起1:北韓民心動搖,人權問題是對付金正恩政權最大籌碼 脫北潮再起2:「北韓沒有未來」外交官菁英也脫北,金正恩政權動盪非一日之寒 脫北潮再起3:朝鮮非核化誘因不足,學者促聯合國提北韓復興計畫 脫北潮再起5:從地獄北韓逃到地獄中國,脫北者差點死於非法器官買賣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「我的家人現在受到相當嚴密的監視,跟媽媽最後一次通話大約是1年前」。
甚至連從中國到韓國的仲介費,都從約7年前的300萬韓元飆漲到1800萬韓元。要找到直接通往韓國的方法並不容易,多數脫北者都是穿越邊境先逃到中國再尋找下一步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「剛開始看到韓劇裡24小時都有電可以用,路上到處都是車輛,我一點也不相信,覺得都是為了拍戲才創造出的設定」。在中國過得不好的人,也有投奔韓國的自由
但近年出現「菁英階層」脫北潮,反映經濟因素不是驅策脫北的唯一動力,而是更深層對北韓體制及對領袖忠誠的「質變」,也無疑是對金正恩政權的一記警鐘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Photo Credit: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提供《人之初性本善》劇照紀錄片之後從拍片的一開始,剛齡導演就知道苡若母親的重要性,唯有取得最親近的家人的看法,這部紀錄片才會更完整,再加上苡若從小在單親家庭中成長,母親的角色顯得更為重要,觀眾也一定會好奇母親對女兒從事AV女優工作的看法。
另一場苡若私下約炮的戲,其實也是經過剛齡導演和攝影師的來回確認,同樣身為女性攝影師,便較不會採取很強烈、很直接的鏡頭凸顯性愛過程,反而是透過捕捉周圍的氛圍、褪去的衣衫等等細節,塑造整場戲的氛圍調性,「去把那些氛圍的感覺抓出來,所以後來我自己是還滿喜歡那一場,因為那一場剪完之後,意外有一種很童話的感覺」,剛齡導演回憶道。從拍攝到剪輯的創作過程中,剛齡導演坦言遇到最大的挑戰之一便是,透過剪輯如何把一個故事說好,而不會令觀眾因為議題的性質感到疲乏,「這樣子的議題也是很挑戰,如果你的畫面不OK、或是你說故事的方式不OK,其實觀眾是看不下去的,包括我自己都是一樣」。在後期剪輯的階段,剛齡導演和剪輯師一起看了許多素材、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,當然素材中不乏許多赤裸的性愛場面,只有透過不斷地篩選、挑出至少身為女性看了不會不舒服的畫面,將畫面拼湊起來,「真的就是因為我們自己也身為女性,所以我們自己知道什麼畫面是舒服、什麼畫面是不舒服的」。「因為苡若沒有拍過紀錄片,我也沒有拍過AV女優的紀錄片,其實對於那個產業我也很陌生,所以我們就每個月這樣聊」,在兩人逐漸開啟對話的過程中,也慢慢摸索出了對於影片方向的共同想像。
原以為楊力州導演會立刻回絕,「因為這太驚悚,拍攝AV女優的紀錄片」,但沒想到卻得到楊力州導演立即的認可,原來《怪咖系列》除了紀錄社會中各式各樣的非主流群體,也一直想嘗試拍攝關於「性」的主題,卻遲遲找不到好的切入點。有趣的是,《人之初性本善》創作團隊碰巧都是女性,包含導演、製片、攝影師、剪輯師等等,「所以其實我們覺得,意外地讓女性的溫柔視角是完全有被放進這個影片裡面」。
整個討論的過程都是雙方來回交流,剛齡導演也藉由長期的聊天培養默契,腦中浮現出拍攝場景的規劃,跟著苡若一起從日常生活中萃取可能的拍攝畫面,「所以你們看到的每一場,都是不會是只有一次性的聊天聊出來的」,剛齡導演分享道,就是在這樣節奏舒適的來回討論之下,《人之初性本善》慢慢地成形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史哲認為,1624年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跟國際相遇的起點,400年後的今天,台灣的民主多元備受國際肯定,台灣應該昂首,更積極地面對面與國際交流,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成果讓國際社會瞭解,「讓文化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,也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」。根據文化部長史哲表示,明(2024)年是台灣與荷蘭相遇的400年,台北國際書展特別安排由荷蘭擔任主題國,並將促成荷蘭國家博物館、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在台灣合作推出以台灣為名的「1624特展」,期待台荷在400年後,以出版及2個國家級博物館的對話「再次相遇」。
新聞來源 文化部長史哲訪荷 宣布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荷蘭國(文化部) 延伸閱讀 2023台北國際書展吸引50萬人次較去年翻倍,文化部長史哲:這是一場盛大的文化重逢 文化部長史哲再訪台北國際書展,以新書出版比喻自己,「請不要看到封面就決定好壞」 【關鍵專訪】波蘭作家沙博爾夫斯基談新書《克里姆林宮的餐桌》:耗時3年訪問前蘇聯廚師,「獨裁者要你相信的都是狗屁」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Photo Credit: 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(中) 史哲表示,台史博規劃在今年底推出「1624特展」,除將首度曝光館藏17世紀古物「1646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》古籍」,並獲荷蘭國家博物館同意授權運用10數件畫作及立體文物的高階圖像於展覽中,其中包含首次在台灣曝光的1650年代荷蘭風景畫大師庫普(Aelbert Cuyp)的印尼東印度公司商人油畫作品等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根據文化部長史哲表示,明(2024)年是台灣與荷蘭相遇的400年,台北國際書展特別安排由荷蘭擔任主題國,並將促成荷蘭國家博物館、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在台灣合作推出以台灣為名的「1624特展」,期待台荷在400年後,以出版及2個國家級博物館的對話「再次相遇」。史哲認為,1624年是台灣史上第一次跟國際相遇的起點,400年後的今天,台灣的民主多元備受國際肯定,台灣應該昂首,更積極地面對面與國際交流,將台灣民主多元社會所產生的文化成果讓國際社會瞭解,「讓文化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,也讓文化為台灣人增加更多的自信」。
新聞來源 文化部長史哲訪荷 宣布2024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荷蘭國(文化部) 延伸閱讀 2023台北國際書展吸引50萬人次較去年翻倍,文化部長史哲:這是一場盛大的文化重逢 文化部長史哲再訪台北國際書展,以新書出版比喻自己,「請不要看到封面就決定好壞」 【關鍵專訪】波蘭作家沙博爾夫斯基談新書《克里姆林宮的餐桌》:耗時3年訪問前蘇聯廚師,「獨裁者要你相信的都是狗屁」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Photo Credit: 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史哲(中) 史哲表示,台史博規劃在今年底推出「1624特展」,除將首度曝光館藏17世紀古物「1646《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》古籍」,並獲荷蘭國家博物館同意授權運用10數件畫作及立體文物的高階圖像於展覽中,其中包含首次在台灣曝光的1650年代荷蘭風景畫大師庫普(Aelbert Cuyp)的印尼東印度公司商人油畫作品等如果他被免職,將是繼秦剛後,短短3個月內2個被免去部長職位的國務委員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分析專家宋文笛(Wenti Sung)指出,可以觀察這起事件是否與中共整肅火箭軍有關。無獨有偶,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6月25日起自公眾視野消失,一個多月後,中國人大常委會便宣布免職他,並任命王毅接任。透過取消任期限制,習近平已經取得史無前例的第三任期,大權在握,但這種寡頭統治已經消滅了體制內的聲音,不利於國家做出好的決策。
中國外交和軍事高層陸續被解職,德州大學亞洲政策計畫主任格雷滕斯(Sheena Chestnut Greitens)指出,中國體制變得越來越不透明,由習近平一攬全權,使得外界更難知道中國的外交政策將走向何方。不過宋文笛也指出,習近平在這些軍界人士任期開始沒多久就罷免數名高層,可見習近平對軍隊的控制「依然牢固」。
外界認為李尚福「被消失」其實有跡可循,多半臆測與中國火箭軍內部的整肅有關,學者指出,這顯示中國軍事不穩定,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邁入高度集權。中國對外宣稱是健康因素,美國政府則認為李尚福應已被解職,目前正被調查。
火箭軍高層被整肅後大洗牌,司令員政委換將 習近平親信「空降」管理火箭軍,是整肅打貪還是「攻台」時間近了?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美國駐日大使易曼紐(Rahm Emanuel)今在X平台指出,李尚福也缺席了與新加坡海軍總長的預定會議,「可能正被軟禁」。
林穎佑分析,李尚福若被撤換,美國國防部有可能與中國更多互動,但美方也會好奇中國為何不到半年就撤換國防部部長,對新任部長仍會心存疑慮。中國國防部長的主要任務是對外軍事交流,被撤換可能影響解放軍軍心,但現階段人事異動對台海局勢影響不大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越南官員表示,北京在活動前幾天才告知,李尚福因「健康狀況不佳」而缺席。
中國最近幾任國防部長都與火箭軍關係密切,前國防部長魏鳳和為首任火箭軍司令員,李尚福之前任職的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也會接觸到火箭技術。北京尚未公開回應李尚福「消失」一事,《華盛頓郵報》指出,中國國防部網站仍將李尚福列為國防部長,但報導指出,中國官員因腐敗或違規而被免職時,北京通常不會給出理由,秦剛今年6月消失時,中國外交部也拒絕發表評論,只是從外交部網站上刪除他的名字。
至於更換國防部長對台海的影響?林穎佑表示,沒有太大關係。《華盛頓郵報》指出,中國近年為了追上美國,擴編預算投入建軍,招摽採購資金高達數十億美元,負責計劃的高官勢必受到巨大誘惑,容易衍生弊案,加重中國軍隊長期以來的貪腐問題。
今年7月,中國商務部發布通知,要求搜集2017年10月以來(李尚福擔任部長期間)裝備採購招標流程中涉嫌違規行為的線索,還特別列出「操守缺失」、「主動洩密」、「私下勾連」等8項違規行為。中國軍界、外交界最近氛圍詭譎,國防部長李尚福已經2週多不見人影,這是在6月中國前外交部長秦剛之後,再有高層失蹤,美國政府認為李尚福已受到調查。
今年習近平替換中國火箭軍2名高層官員時,北京唯一發表的訊息就是宣佈接替他們的官員。65歲的李尚福今年3月被任命為中國國防部長,是習近平今年任命的5名國務委之一。李尚福因主導中俄重大軍火交易,遭美國制裁,也導致中、美國防部高層互動欠佳。延伸閱讀 中共火箭軍高層遭整肅凸顯向美洩密傳聞,「外行領導」恐弱化習近平核武野心 中共火箭軍前高層遭反腐整肅,學者:新任司令員及政委「外行領導內行」,共軍實戰存隱憂 習近平三談軍隊反腐,共軍可能迎來風暴。
這次李尚福消失,也引起外界揣測秦剛事件可能重演。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接受《關鍵評論網》訪問表示,李尚福消失凸顯中國軍隊內部問題,近期動盪帶出軍界人事高度不穩定,也可以視為習近平對軍界的高度集權。
美國前中央情報局中國問題分析師懷爾德(Dennis Wilder)也表示,從李尚福的消失,可看出習近平正在作繭自縛。《金融時報》今(15)日引述美國官員和知情人士說法,證實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已超過2週沒露面,也沒有出席9月初在越南舉辦的中越防務合作年度會議。
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今年3月,中國國務委員秦剛(左1)、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吳政隆(中)、國務委員李尚福(右)在全國人大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宣誓就職。Photo Credit: GettyImages 中國解放軍火箭軍。